王太平父女擦拭杜治贤墓碑。顾建春摄
3月27日,江苏扬州,烟雨蒙蒙。
这天清晨,74岁的四川老兵王太平在女儿王艳搀扶下,缓步走进扬州市江都烈士陵园。站在杜治贤烈士墓前,王太平停下脚步,泪水不禁溢出眼眶,脑海中又浮现当年老班长冒着滚落的碎石向他奔来的那一幕——
“塌方了,注意躲避!”
1969年5月18日,河北燕山腹地某国防施工工地,官兵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一道声音突然传来,施工官兵迅速撤离。这时,班长杜治贤发现新战士王太平还未来得及撤出,便去寻找。突然,一块巨石从峭壁上滚落,杜治贤飞身向前用身躯护住王太平,自己却被滚石砸中,壮烈牺牲,生命定格在了23岁。
“塌方时,一个人猛扑在我身上,后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王太平回忆,“3天后我从昏迷中醒来,战友们说,是老班长杜治贤救了我,他却牺牲了,我特别难过,连续几天吃不下饭……”
王太平记得,刚到连队时,他身材瘦小。杜治贤考虑到他年纪小、身体瘦弱,每次上工地,特别安排他干一些轻微的体力活。
当时,工程兵施工条件特别艰苦,每次收工回到营地,杜班长顾不得休息,抓紧时间维修工具,还抽空一针一线帮战友们缝补衣衫。
“老班长对我的照顾我一直记得。”王太平说。一年多后,他办理了退役手续,返乡休养。后来,他听说老班长的骨灰被带回了江苏老家,但不知道老班长是江苏哪里人、墓地在哪里。当时,他通过写信等方式联系战友多方打听,却始终杳无音信。
每逢清明,王太平只能在自家祭奠烈士在天之灵。他自言自语念叨:“老班长,我的两个女儿都成家了,还都给我添了外孙”“山里种的庄稼长势都很好,看来今年又是丰收年了”“村里通上了公路,农民进城更方便了”……山风卷走了灰烬,却带不走他的思念。
时光荏苒,年复一年。
王太平当年所在连队如今已改编为武警北京总队某部中队,2024年是中队组建60周年。一次,中队干部在搜集整理中队烈士故事时,偶然看到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杜治贤烈士英雄事迹,与公众号负责人沈巧云取得了联系。
交谈中,中队干部了解到沈巧云是扬州市江都区某拥军志愿组织的负责人,曾帮多位烈士找到亲人,便拜托沈巧云协助寻找当年获救的王太平。
写公众号稿件时,沈巧云翻阅了1969年12月10日的《人民日报》,得知杜治贤是为救战士王太平牺牲的。如今几十年过去,当年的战士王太平是否健在?他又在哪里?
“王太平可能是北川人,或是江油人。”根据杜治贤同乡战友李春华提供的线索,沈巧云拨通了四川省北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电话。在退役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王太平。
烈士家乡媒体记者的千里寻访,让王太平的心飞越巴山蜀水,飞向江淮大地。3月26日,王太平父女登上从四川成都开往江苏扬州的高铁列车。
“老班长,我来看您了!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烈士墓前,王太平用白毛巾一遍一遍地擦拭着墓碑。这一次,他终于把深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心里话,说给了永远23岁的班长。
“伯伯,没有您的舍身相救,就没有爸爸和我们的今天……”女儿王艳将一捧白菊敬献在烈士墓前,噙着眼泪说。
打开从家乡带来的绵竹大曲,王太平将浓烈绵长的白酒洒在烈士墓前,酒气在清冷的空气中弥漫。
父女俩深深向杜治贤烈士鞠躬。为了这一躬,王太平辗转10多个小时,行程1500多公里。这一躬,了却了他数十年的心愿。
杜治贤牺牲后,原北京军区党委为其追记一等功。《人民日报》以“对革命无限忠诚,为人民鞠躬尽瘁”为题报道其英雄事迹,称杜治贤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战士”。
杜治贤的牺牲,串联起京、苏、川三地的深情守望。
当天下午,王太平父女走进位于邵伯镇渌洋湖村的杜治贤家。这是一户陈旧的农家小院,堂屋正中摆放着一块历经50多年的牌匾,油漆已斑驳脱落,但“光荣之家”4个大字仍清晰可辨。
“舅舅牺牲后,部队派人送来了‘光荣之家’牌匾,并与县委联合举行了烈士追悼会……”杜治贤烈士的外甥李长圣说。
“杜治贤烈士的事迹被收录进了2016年出版的扬州市革命烈士传《铭记》。”陪同王太平父女的江都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周海培说:“江都红色宣讲团每年在全区巡回宣讲,内容也有杜治贤烈士的英雄事迹。”
“中队荣誉室里,一等功臣杜治贤烈士的照片编为第1号。几十年来,中队已形成惯例:凡新兵下连队、干部到中队任职,学习杜治贤是第一课。”专程前来祭奠的中队负责人说:“56年来,在杜治贤‘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召下,中队始终保持‘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股劲’战斗姿态,出色完成国防施工、抗洪救灾、重大活动安保执勤等各项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漫步渌洋湖畔,一排排水杉绿芽初展,游客们乘着小船穿行于碧波水杉间,几只东方白鹳飞落田间,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渌洋湖村原来是江都有名的‘北大荒’,我们发扬烈士不怕苦的精神,把村庄建设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幸福家园。这既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也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全国劳动模范、渌洋湖村党支部书记张福龙深情地说。
翌日,王太平父女踏上归程。车窗外,金黄色的油菜花海铺向天际,这就是“杜治贤”们共同守护、共同建设的大好河山。(顾建春、严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