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许维娜)凌晨三点,城市地下管网中,安装在某燃气闸门井中的可燃气体智能检测仪突然发出浓度超标报警。城市生命线监测中心随即发出通知——基于大模型,判断疑似存在燃气管网泄漏,并快速定位到3公里外的一段老旧管网,同时模拟了燃气扩散和燃气爆炸事故的影响范围。 很快,相关燃气公司便接到系统推送的燃气泄漏通知,第一时间按照系统规划的路线,赶到现场进行二次复核,做好了现场安全围挡防护。经排查,确定为窨井内放散阀松动导致燃气轻微泄漏,抢修工作随即展开。最终,通过多部门高效联动,从险情发布到险情解除,整个处置过程仅用不到1小时,实现了快速闭环管理,迅速解除安全隐患。 当前,物联网、AI、量子技术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领域正迎来科技变革新契机,众多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实践。“在科技革命浪潮中,行业企业需以创新驱动核心技术迭代,适应数智化转型趋势。”辰安科技董事长郑家升表示。 他举例称,在合肥液化气瓶监管项目中,通过给液化气瓶加装二维码标识、为运输车辆配备定位设备,实现气瓶全流程监管;同时在当地燃气管网及地下空间布设监测设备,结合多维度数据进行风险研判。目前,当地已实现对5000余公里燃气管网的监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燃气泄漏事故风险。 这种基于科技的城市安全监测模式并非个例。 当前,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在全国多地推进,覆盖桥梁、供水、排水等多个领域。据介绍,辰安科技构建的“城市安全监测物联网+云服务”体系,运用AI大模型、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事故定位与风险预警,为政府部门提供安全服务。据行业观察,类似监测系统的应用,对城市安全事故防控起到积极作用。 专家表示,当每一寸管网、每一座桥梁都成为“会说话”的智能节点,城市安全才能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警”,真正实现从“人防”到“智防”的跨越。在科技赋能下,公共安全正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最坚实的“数字盾牌”,为千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看不见却触手可及的防护网。
来源:人民网
编辑:甘伟萍
不交物业费没资格参与小区车位摇号?法院:无
小区车位紧张怎么办?摇号!可要是物业公司突然说:“没交......(3 )人阅读时间:2025-10-13
新一轮楼市政策叠加促销活动,国庆中秋假期多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多地出台新一轮楼市优化政策,叠加假日......(3 )人阅读时间:2025-10-13
上海住宅新规:阳台“半计容”取消8平米限制
近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2 )人阅读时间:2025-10-13
水利部: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服务人口最多的农村
近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3 )人阅读时间:2025-10-13